共有产权养老房:为“老有所养”提供多样化选择|新京报快评
更好地满足老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12月12日,恭和养老中心(北京首个共有产权养老服务设施试点),居室内布置得非常温馨
文 | 盘和林
日前,由北京市民政局和住建委共同试点推出的共有产权养老项目投入运营,该项目由养老企业与购房者分别拥有不同份额的产权。这也是全国首个共有产权的养老项目。
与入住普通养老院不同的是,入住老人的房子有自己的产权证;养老企业与购房者按照5%和95%的比例共同持有房屋份额。另外,整个养老项目的百分之四十是公共服务部分,产权属于养老服务企业。
当下养老服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所谓的共有产权养老项目,实际上是前段时间在保障性住房的基础上,进行的共有产权房的延伸探索。
“老有所养”不能只是都进入到养老院,老人们有自己产权的房子进行相对集中养老,满足“养狗”等在一般养老院不允许的个性化需求,这能为“老有所养”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同时,这也是在我国当前养老服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背景下做出的积极探索。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能否有效加以应对,已成为关系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数据显示,2016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超过2.3亿,占总人口的16.7%,其中有约4000万老人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失智老人。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家庭逐渐呈现小型化趋势,一旦老人出现失能,其护理与养老问题将成为家庭沉重的负担。很多空巢老人生活孤独、缺乏照料,而不少独生子女因工作、家庭原因不能长期陪伴老人身边。
建设更多的养老院,是未来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总数730万张,据称实际需求为1500万张床位。但耐人寻味的是另一组统计数据,2014年末全国各类提供住宿的养老服务机构3.4万个、养老床位551.4万张,入住的老人却只有288.7万人,养老床位空置率高达48%。
这两组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当前和未来在“老有所养”上的困境:一方面是养老服务的巨大缺口,说明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总量供给不足,未来养老亟需激活包括老人及其子女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另一方面,供给结构失衡,大量的空置率说明,当前的养老院模式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恭和养老中心,卫生间配有坐式淋浴和紧急呼叫器。
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应被满足
养老院大量的空置率,并不能简单归咎于老人和子女的面子问题。毕竟,当前“千院一面”的养老院模式,并不能满足千万老人的养老个性化需求。
正如有市民在选择共有产权养老项目时对媒体说的:“我以前问过好几个养老院都不允许我养狗,到这里来了之后,住到我自己的房子里,我就可以把自己的狗带过来。”
再比如,还有市民说:“我觉得有自己的产权挺好的,这毕竟是一个资产,将来还可以传给子女。”“养老院房”像其他产权房一样,可以拿产权证,能出租、能转让,子女也可以继承——既比住养老院更自由,又能让房子可继承,而不是拿房子做养老服务的质押,这更能让人接受。
这也正是北京对共有产权养老项目探索的意义——更好地满足老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同时,此举还能激活有支付能力的家庭通过购买共有产权养老项目,减少养老企业资金投入和缓解公共财政在养老方面的支付压力,最终实现多赢的局面。
从现代产权理论的视角看,产权中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具有可分割性,对其使用权、转让权进行限制,能突出产权的专用性,也直接影响产权的价值。
按照试点方案规定,共有产权养老项目对入住者有严格的限制,必须是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才能居住;对于持有的共有产权份额,可以出租也可以转让,子女也可以继承,但是不管是转让还是出租,都必须保证入住的是60岁以上的老人。
这样一来,共有产权养老项目就具有了资产的专属性,只服务于老年人,能有效与房地产项目进行区隔出来,防止地产炒作。因此,北京共有产权养老服务设施值得探索和鼓励,完善后扩大试点范围,或能为更多的“老有所养”提供多样化选择。
□ 盘和林(学者)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戳“阅读原文”。
编辑:与归 实习生:李忠利 校对:郭利琴
推荐阅读:
“拍打大师”治死人在国外被拘,都不影响国内捞钱?|新京报快评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